“这一层,能不能想办法再给我们点空间?”
趁着午休,上海频准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找到嘉定徐行科嘉示范园负责人,商讨起办公区扩容事宜。过去一年,企业员工数从近200人增长至410多人,8000平方米的承租面积已显得“捉襟见肘”。
人员扩张源自业务的高速发展。成立7年,致力于高端光纤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频准激光,聚焦行业“痛点”,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从初创逐渐走向规模化。截至目前,企业授权发明专利已超过80项,累计实现产值超10亿元。
对于这些成就,做科研出身的张磊显得很淡然。他始终相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总要有人去‘少有人走的路’上闯一闯”。
修炼内功,不负期待
萌生创业念头的时候,国内传统激光行业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但张磊敏锐地意识到,蛋糕是大了,但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工业加工领域,厂商之间比拼低价,导致技术门槛大幅降低,连组装厂也开始出现。他无意参与这种竞争。
反观精准激光和精细加工领域,当时,深紫外激光器、精准频率调控激光器、飞秒激光器等先进激光器仍是国外知名企业的“天下”。而精准激光恰恰是量子研究的重要工具和部件,支撑着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早在中国科学院攻读激光工程研究生期间,张磊就亲历了我国量子科技核心光源依赖进口的困境。
要做就做国家需要的产品。尽管相比工业激光器研发难度陡增,要精准调控波长、线宽、频率稳定性和噪声等参数,搭建更复杂的系统和结构,频准激光仍毅然投身量子激光器研发。
当时,国内科研团队也在寻求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产品。机缘巧合之下,中科大量子科研团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出了1064nm激光器的需求,还预付了大部分款项。
张磊仍记得团队接到订单时的兴奋之情。那时企业只有十几人,基本的研发设备都是“凑钱买的”,但所有人干劲十足,不断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修改,从第一台样机迭代到第六台。“产品足足打磨了两年多,客户最终的评价是‘不负期待’。”张磊表示,这段经历奠定了公司的核心理念,即修炼内功、技术为先,“幸运的是,我们在初创期就遇到了相互尊重、愿意等待的‘天使客户’,引领着我们不断突破。”
这台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064nm激光器,让企业迅速打开市场。靠着快速迭代,企业已打破曾经量子领域激光器进口产品占比高达90%以上的局面,坐上细分领域精准激光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
“换道超车”,蜚声国际
不只是在国内出圈,近年来,频准激光的产品已蜚声国际。
今年8月,2024 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颁发,带领团队研制出60余款高端精准激光器的张磊,成为10位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之一。评选过程中,一封来自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全球领军人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叶军的推荐信引人瞩目。叶军在信中写道:“我非常有信心地表示,频准激光高质量的产品对于先进领域的研究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科罗拉多大学正是频准激光的客户。事实上,从2022年被哈佛大学采购之后,频准激光的产品已随着国际高校间的学术交流被越来越多科研团队知晓,不少美国、英国名校及欧洲知名科研院所都成了客户。2024年,企业出口产值达到了近8000万。
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杀手锏”,才能征服海外客户。此前,有海外高校提出需要500毫瓦功率的813nm激光器,仅用了一年时间,频准激光便超额完成任务,给出了功率达2瓦的产品。客户提出更高要求时,企业又交付了超越其期待的、功率6瓦的产品。眼下,企业的813nm激光器功率最大可达50瓦,这个数字是第二名的六七倍,堪称断崖式领先。
对于量子计算研究来说,激光功率越高,可处理的量子比特数越多。“高光”背后,是企业勇闯“无人区”,“换道超车”的勇气与决心。
张磊坦言,企业从一开始便放弃了业内公认的“更稳妥”的选择,也就是传统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路线和钛宝石激光器路线,选择了不被看好的光纤激光器。针对其被诟病的噪声大、可靠性低等问题,进行专门攻关。如今,业内已彻底改观。“我们的产品让大家看到,光纤激光器也可以做到窄线宽、低噪声,在功率方面实现跨越。”
埋头研发的同时,企业也不忘前瞻布局。为构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技术闭环,频准激光很早就开始向激光器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完成了从核心器件到关键部件再到激光系统的布局,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成长路上,有坚强后盾
成立7年来,企业持续推出波长、线宽、脉冲波形等精准调控的高端光纤激光器产品,守住量子领域优势的同时,将业务延伸至激光雷达、先进工业和医疗美容等市场。2025年上半年,企业订单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约70%。
在张磊看来,人才是支撑企业稳步前进的关键动力,“这也是我们在上海干事创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扎根在大院大所聚集的嘉定区,企业在快速扩张期能顺利招到快速上手的工程师,还能吸引价值观相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人才“强磁场”形成之后,连原本的客户和供应商也受到感染,主动加入,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眼下,企业已组建了14位博士领衔的超12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
企业规模日益壮大,要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张磊并不担心。“我有坚强的后盾。”他介绍,入驻科嘉示范园以来,从开设提供三餐的食堂,到促成园区北面百余套保租房加快交付,再到最近开通运行的、从嘉定北站到园区的定制接驳班车,园区始终把企业和员工关心的大小事放在心上。他还特别提到即将举办的第四届“科嘉杯”篮球邀请赛。对频准激光而言,篮球赛不仅丰富了年轻员工的生活,也是“以球会友”、与同行及潜在合作伙伴交流的好机会。
在园区“力所不能及”之时,区、镇两级政府也会及时给予支持。今年上半年,企业得到了申报国家项目的机会,但申报窗口期不足两个月,还要满足相关环评条件。企业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又不知道要找哪些部门办理,徐行镇得知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区里。很快,嘉定区便成立工作小组,集聚发改、经信、环保、消防等条线力量,为企业出谋划策。经过群策群力,问题在一周内得到解决,企业如期递交申请材料,成功获得立项。
根据计划,企业还将于明年在镇里拿地、自建厂房。这意味着企业又将迈入新的阶段。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张磊无比感慨:“频准激光有幸生于这个时代,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成长,我们将坚持以打造国产化、高质量的精准激光器为核心使命,立足上海,面向全球,在新征程上,为我国量子科技、先进工业等产业的飞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