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卿的故事,简单说,就是一个普通女孩靠硬实力,从“足球宝贝”干到东方卫视门面的经历。1986年,她出生在上海,赶上电视最火的年代,长得漂亮,嘴皮子也利索。偏偏她不甘心只做花瓶,硬是把爱好变成了专业,愣是熬成了台里的“定海神针”。
小时候,何卿就跟别的女孩不一样。1998年世界杯,她才12岁,别人家小孩看动画片,她趴在电视前看球赛,熬夜研究战术。哪个队踢得不好,哪个球员跑位有问题,她能说个一二三,立志要当解说比赛的主持人。这股子倔劲儿,从小就刻在骨子里。
大学她考进中国传媒大学,学的播音主持。这行门槛高,竞争狠,很多人光靠脸吃饭,她不干。实习时,别人还在学怎么面对镜头,她已经能自己写稿、改提词器了。机会从不等人,她就自己去抢,硬生生给自己闯出一条路。
2006年,央视办了个“足球宝贝”大赛,很多人觉得这就是选花瓶。何卿偏不信邪,评委问她世界杯裁判的争议判罚,她直接分析战术细节,把国际足联的规则都背出来了。冠军到手,她成了“有脑子的美女主持”,央视和央广都请她做嘉宾。那一刻,她知道,专业能换来尊重。
2008年,她主持了中国民航奥运保障晚会,2009年又拿了亚洲小姐华北赛区亚军,还顺带拿了个“最佳口才奖”。别人劝她去拍戏、签公司,她没动心,直接去考了个体育新闻的硕士,还拿了个足球国家二级裁判证。朋友圈里,别人晒吃喝玩乐,她晒凌晨剪片子和清晨赶通告的日常。熬夜是常态,演播厅是她的主场。
2011年是个大转折。她参加了“今天我主持”全球华语主持人大赛,硬仗打了四个月,冠军又是她。上海广播电视台直接签了她,她进了东方卫视。可刚进去,干的是凌晨档的《看东方》。早上四点起,五点化妆,六点开播,一干就是十年,没迟到过一次,没出过一次错。同事私下叫她“何超人”,这外号不是白来的。
电视台这地方,聪明人多,能留下来的却得是能扛事的。何卿有股拧劲儿,别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她还在直播间里练提词、改节奏。领导劝她悠着点,她笑笑说,不是想快,是想稳。后来调到《东方午新闻》,又跟万峰老师搭档《生活大不同》,她那股自然不做作的劲儿,慢慢成了台里的招牌。观众说她是“最不像主播的主播”,新闻里能聊人情世故,时政里能说柴米油盐。
感情上,她也不是没故事。前国脚杜威,2006年认识,2010年在一起。媒体拍到过他们看球、逛街,可异地恋,聚少离多,节奏没对上,2012年就分了。她没吵没闹,后来在访谈里说,感情不是不爱,是生活没配合好。后来她跟圈外人结了婚,低调得不像娱乐圈的人,不晒不秀,也不炒作。
2016年,她生了女儿,产假没休满就回了岗位。台里劝她多休息,她摇摇头说,观众不会等,镜头也不会。她台上是个顶梁柱,台下是个普通妈妈。父母一开始不理解她做主持,觉得这行太浮夸。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女儿播新闻,她爸默默录下来,反复看,录像机都坏了两次。何卿开玩笑说,这大概就是坚持的意义,不光为自己,也为让家人骄傲。
何卿的故事,不是光鲜亮丽的童话,是实打实的努力。她从不喊口号,埋头做事,勇敢生活。就像她自己说的,“默默地做,勇敢地活”。这八个字,是她对事业的坚持,也是对生活的态度。她的经历,像极了咱们身边那些不声不响却特别能干的人。你说,她这样的人,能不让人佩服吗?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